top of page
養心悅讀
Wellness
在繁忙生活與資訊爆炸的現代,身心靈的平衡,已成為越來越多人內心渴望的核心價值。Wellness,不再只是運動與飲食的選擇,而是一種關於覺察、調和與療癒的生活態度。本專欄將帶領你探索來自世界各地的身心養生智慧,從瑜珈靜心、阿育吠陀飲食、正念生活,到當代療癒旅行與自然儀式。讓你在生活之餘,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療癒節奏,學會在日常中與自己溫柔對話。


理解反射性與反思性反應:情感管理的藝術
在日常生活中,與他人的互動中,我們的情感經常如潮水般湧來。當被挑起不舒服的情緒時 ,我們本能地避開理性思考,依賴情感的驅動行動,這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,例如激烈的言辭或迅速的防禦。然而,如果我們能以反思的方式思考,就能更深思熟慮地行動,控制情感的高漲。
6月3日


2025未來健康藍圖:全球頂尖專家解析⎯ 走進從細胞逆齡到身心靈覺醒的全新年代
隨著時代快速變化,健康與療癒的未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化。我們不再只是追求表面的自我照顧,而是開始重新定義「如何生活、如何成長、如何與這個世界連結」。未來的健康產業,將是創新與大膽哲學交織的年代,為人類開啟全新的身心覺醒時代。
5月29日


改善睡眠、舒壓、穩定情緒的「呼吸法(Pranayama)」自癒練習
Pranayama 這個字源自梵文,「Prana」指的是生命能量,「Ayama」則是延展、調整之意。也就是透過呼吸,調整我們內在的生命力與能量流動,進而影響身心狀態。它不只是瑜珈八支分法(Eight Limbs of Yoga)中的一環,更是印度古老《瑜珈經》裡的重要修習方式。透過呼吸的覺知,練習者能平穩情緒、集中意念,甚至幫助身體自我修復。
5月28日


睡眠旅行(Sleep Tourism)成為全球新型態養生旅遊趨勢?
近年來,隨著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、長期失眠與壓力型疲勞日漸普遍,「好好睡一覺」成為奢侈的療癒享受。從國際睡眠專家到五星級飯店品牌,紛紛投入打造以改善睡眠為核心的「睡眠旅遊(Sleep Tourism)」行程,融合科技檢測、古老療法、瑜珈靜心與客製化睡眠計畫,席捲全球高端養生市場。
5月27日


藍色地帶的長壽指南:從飲食到生活態度的5大原則
在全球某些特定地區,人們罹患慢性疾病的機率較低,平均壽命也比其他地方來得長。研究發現,飲食習慣、運動方式與生活態度正是這些長壽社區共同的秘訣。現代社會,慢性疾病幾乎成了高齡的必經之路。但有趣的是,基因決定壽命的比例約僅佔 20%~30%,真正影響壽命的關鍵,反而是生活方式。
5月23日


什麼是阿育吠陀飲食法?
阿育吠陀飲食源自印度數千年的自然療法「阿育吠陀」,強調身心平衡與能量調和。它根據個人體質(稱為「多夏 Dosha」)來選擇適合的食物,目的是幫助維持健康、平衡情緒與提升身心狀態。
5月21日


為什麼放下滿檔行程,走進靜謐山林,成為現代人最需要的療癒假期?
我們常以為,假期就該塞滿活動才「值得」。從安排行程、趕預約、按表操課,很多忙碌的旅行回來,身體雖然離開了日常,但心卻沒真正放鬆,甚至回家後反而更疲累,急著再安排下一趟假期。
這也是為什麼,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大自然療癒假期。這樣的旅行,沒有硬性行程,也沒有人催著你趕路,節奏自然緩慢,卻能讓你找回真正的休息。
5月20日


關於那一次的小雨林靜心湯旅
我們始終記得,策劃這樣一場療癒旅修的初衷,是為了讓渴望放下疲憊、尋回平靜的人們,在被森林擁抱的環境裡,透過頌缽的聲波與瑜珈呼吸的引導,感受大地場域的能量流動,為身心注入深層滋養,讓靈魂得以安放。
2024年12月31日
bottom of page